当前位置: 首页 >> 课程建设 >> 正文

《中医护理技术》课程介绍

发布者: [发表时间]:2024-09-28 [来源]: [浏览次数]:

一、课程简介

《中医护理技术》为护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,开设于第一、二学期。本课程由中医护理基本知识、中药及用药、中医针灸及推拿、常用中医护理技能、中医养生与食疗五个模块构成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,使学生掌握中医护理理论知识,学会中医护理技能,能够对常见疾病作出中医护理诊断、提出护理措施,具备良好的医患沟通和维持良好医患关系的能力,培养学生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的责任感和创新精神,养成认真、严谨、耐心、细致的品质,为更好地胜任未来职业岗位奠定基础。


二、课程团队成员

王思蕴、何海艳、杨春、王梅梅、徐欢、杨静、高嘉彬、代小娇、陈运超、苟燚灵、缪雪、胡春美

三、课程设计理念

根据护理职业岗位任职的知识能力要求、行业需求等进行课程内容的设计,医教合作,校院共建,与来自行业第一线的专家或业务骨干一起重构课程内容。基于中医护理的基本工作过程及职业能力要求设计学习情境,对于重点章节或实践性较强的教学内容,采用“课堂进病房”的方式,使学生在真实的临床病例中掌握重点难点。

四、课程建设成果

  1.2016-2020年四川中医药管理局职业教育精品课程。


  2.2023年成为四川省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课程之一。

课程网址:智慧职教https://www.icve.com.cn/portal_new/courseinfo/courseinfo.html?courseid=ccbfaewv6bvmjem9kxqwmg

五、教学模式与方法手段

1.“情境熏陶,课程思政,学做合一”教学模式

充分资源库资源,采用课堂讲授、任务驱动法、案例分析法、小组讨论法、实验实训、情境教学等教学方法,根据课程特点和

学生认知规律,形成了“情境熏陶,课程思政,学做合一”的教学模式。同时结合教学内容和护理专业学生的特点,在教学中我们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,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组织模式及日常教学管理。课前发布任务,要求学生进行数字化资源的移动学习。课前自学,即课前发布学习指南,指导学生自学课本理论知识并进入课程网站,观看操作视频,课件等,完成认知技能的学习。课中导学,即课中在检测认知技能学习基础上,重点进行动作技能的学习,主要包括四个环节:案例展示、导入任务;分析案例、分解难点;教师示范、同步练习;分层辅导、达标反馈。课后拓展,即教师课后注意分层辅学,指导学习困难者找准不足,加强练习;引导学有余力者参加竞赛或社会实践,提高综合应用能力。

2.教学方法

主要采用混合式教学法、任务驱动教学法、案例分析教学法、情景教学法、实验实训等教学法。

(1)混合式教学:通过下载资料或引导学生学习网络资源,了解古代文献中整体护理的内容和现代整体护理的内涵。

(2)任务驱动教学:教学中注重启发、引导,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.通过视频、实物展示,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,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,吸引学生注意力,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。

(3)案例分析+情景教学:利用临床正反两方面的实例说明辨证施护的重要性,引起学生对辨证施护的足够重视,了解古代一般将息调养和现代一般护理的内涵,并比较二者的异同。

(4)实验实训教学:带领学生到附属医院的中医科、针灸科、康复科针对不同病人进行操作。开放实验室,派实验指导教师全程服务,直到学生熟练掌握所有项目操作。


3.教学手段

合理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和数字化资源来搭建教学平台。利用多媒体、网络、电脑、视频、微信等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手段及资源,营造立体,丰满、形象、直观的教学氛围,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和冲击力,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。充分利用附属医院资源,对于较抽象、实践性强的教学内容采用床旁教学,体现“做中教,做中学”,使抽象的、复杂的中医知识直观化、简单化。

六、教学管理

建立健全课程教学管理运行机制,通过教学实施、过程监控、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,强化对教学过程的指导和督查,确保本门课程教学达成既定教学目标。加强课程教学的日常组织运行与管理,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及集体备课,健全巡课、听课、评教、评学等教学评价制度,加强课堂教学管理,规范教学秩序,打造优质课堂。